首页 > 商业

戏耍用户,须追平台之责

来源:钱江晚报 发表时间:2023-06-05 16:20:42
分享到


【资料图】

钱江晚报评论员 高路

近日,一条连云港“女子输液被陌生男子拔针扎进水桶”的新闻,引发多家媒体转载报道,相关话题冲上各大平台热榜。就在大家就人性的丑恶展开热烈讨论时,一条消息传来:经公安机关调查,此事系当事女子孙某某摆拍,目的是为吸引关注。

当事人孙某某的行为已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,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孙某某行政拘留三日的处罚。

为了流量不择手段,编造虚假新闻,炮制社会恐慌,用户被愚弄,公共资源被占用,公共利益在这里成了喂养这些流量硕鼠的肥料。对于这样的行为,公安机关及时介入调查,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查明真相,是应有之义,孙某某被行政拘留也是咎由自取,可是关于此事的讨论却不能因此而轻易揭过。

它是怎么出现在平台上的,有没有经过审核?相关话题又是怎么登上各大平台的新闻热榜的?平台在这场高达上亿的流量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?都值得好好探究。

对平台来说,虚假信息横流,还有人会把你当成信息的来源吗?平台又该如何自处?不管播的是新闻资讯还是生活纪录,平台都必须遵循真实是生命力的规则,那些以博噱头为乐、偷点流量、人为制造热点的平台凉起来也很快。不时出现的虚假视频,会一点点侵蚀平台的公信力,导致流量、关注度甚至广告价值大打折扣。

戏耍用户不会有好果子吃,在这样的事情上,企图用一时侥幸蒙混过关,睁只眼闭只眼,被抛弃也是迟早的事。平台理应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,明确规则,不断完善相关处罚制度,利用新技术、新算法,把一些摆拍虚假视频筛选出去,对那些逃过算法的假视频,必须永久封号,并将相关信息及时通知监管部门,不要因为贪恋所谓的流量而得不偿失。监管部门也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处罚机制,从而加强对平台的处罚力度,尤其涉及已被公安司法机关处罚的当事人上传发布的虚假视频。

关键词:

保安全、拿资格、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

2021-12-16

人民财评: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

2021-12-16

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

2021-12-16

第一观察·瞬间 |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:相约北京见,携手向未来

2021-12-16

世卫组织: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

2021-12-16

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——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

2021-12-16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方木材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